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学校于2025年7月10日举行了“课程思政竞赛练兵”活动。经过激烈角逐,学院安杰副教授凭借《牧草育种学》“杂种优势利用——‘三系法’”示范课,荣获“教学骨干奖”,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风采。
为持续放大竞赛辐射效应,学院精心谋划顶层设计,特别邀请校内课程思政专家、教学名师龙明秀教授、耿会玲教授组成“金课打磨团”,通过专题报告、一对一磨课、示范课观摩等形式,对参赛课程进行“再加工”“再淬火”。下一步,学院将打造一批“知农爱农”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浓厚育人氛围,让“大食物观”和“强农兴农”使命在每一堂课中落地生根。
安杰,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育种。
以德立身,牢记强农兴农使命。安杰副教授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参加师德师风专题培训、高校青年教师国情研修,把“四有”好老师标准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思政铸魂,润物无声育英才。本次参赛课程以“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为主线,有机融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丰功伟绩,济世惠民”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通过剖析牧草“三系法”应用瓶颈,激励学生勇担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的时代重任,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知农爱农情怀,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课堂之上,安杰副教授巧用基因型图谱、制种过程动画等信息化手段,把抽象的遗传机理转化为生动的“三农”故事,让学生在掌握前沿科学的同时,筑牢强农兴农、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未来,安杰副教授将继续深耕牧草育种教学科研一线,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学识,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卓越农林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